莫让礼尚变质,还中秋一片纯洁
2024-09-18 11:35:36来源:陕西时报网
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--党梦宇
中秋佳节,举头望明月。千百年来,这轮皓月既见证了多少团圆喜悦,又承载了几多思乡之情。然而,随着岁月流逝,这本应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,却在某些人眼中变成了一场利益交换的盛宴。过度包装的礼品,天价月饼的泛滥,似乎已经模糊了中秋的本真。
中秋节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中秋收祭月的习俗。《礼记》有云:“仲秋之月,天子亲祀月于宗庙。” 古时,人们在这一天把酒言欢,祭月祈福,共享丰收的喜悦。即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中秋依旧是一个以情感为纽带的节日。月饼的寓意也不过是团圆的象征,而非价值的衡量标准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推移,节日本身的初衷却在一波波消费浪潮的冲击下被逐渐模糊。走进商场,动辄上千元一盒的月饼,其价值早已超出了食品本身,成为某些人攀比炫富、行贿受贿的载体,这种畸形的“送礼文化”助长了奢靡之风,腐蚀了社会风气。月饼这一原本朴实无华的食品,逐渐被冠以高端礼品的标签,甚至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。为了讨好上级或潜在的“贵人”,不惜重金购买昂贵月饼,甚至将其作为“投资”的一种方式,严重违背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廉洁自律准则,使得中秋文化受到曲解与污染。
与此同时,过度包装的礼品也成为了中秋送礼的另一个痛点。为了彰显“诚意”,一些商家将简单的月饼包装得金碧辉煌,大幅抬高了价格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。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,与中秋节倡导的和谐、自然的理念背道而驰。
诚然,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,也让中秋节的庆祝形式变得愈加多样。但中秋节的魅力从来不在于礼品的昂贵程度,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。一句温暖的问候,一份朴实的心意,往往比价值连城的礼物更能打动人心。我们应当回归中秋节的本真,用真情实意代替虚假浮华,用廉洁自律抵制不正之风。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坚决抵制用公款购买或收受月饼等节日礼品。同时,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环保的送礼方式,以小见大,传递正能量。
愿这个中秋,不再被礼尚往来蒙蔽双眼,而是回归那份宁静与美好。月是故乡明,重拾中秋的朴素,远离奢华包装的虚浮,还节日一片纯洁的月色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陕西时报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