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中的年味--杀猪季
2024-12-16 11:51:57来源:陕西时报网
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,总有一些记忆如璀璨星辰,照亮心底最柔软的角落。记忆中的年味,总是与杀猪季紧密相连,那是一段充满烟火气与欢乐的岁月,每每想起,都让我沉醉在那浓浓的乡情之中。
每到春季,村里便热闹起来,家家户户都忙着去挑选一两个小猪仔。那时的猪仔,是农家生活的新希望,大家像呵护宝贝一样,尽心尽力地喂养着。没有现成的饲料,漫山遍野的野菜便成了猪的主要食物,再加上自家种的玉米面、碾出的糠皮,一头头小猪就在这样纯天然的喂养下茁壮成长。
夏日里,猪在圈里哼哼唧唧,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。午后,大人们顶着烈日去田间割猪草,一背篓一背篓地背回来,切碎了拌上粗粮喂猪。猪吃得欢快,尾巴摇得像拨浪鼓,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命运而欢快地舞蹈。
等到冬季,杀猪季便正式拉开了帷幕。这时候杀猪,一是为了迎接新年,让一家人能在过年时尽情享受丰盛的猪肉大餐;二是冬季寒冷的天气便于猪肉的保存。杀猪那天,天还未亮,家里的长辈们就开始忙碌起来,烧热水、准备杀猪的工具。邻居们也纷纷赶来帮忙,大家围在一起,谈论着东家的猪养得有多肥,西家的猪能卖多少钱,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。
猪被从圈里赶出来时,似乎预感到了什么,拼命地挣扎着。但在几个大汉的合力下,它还是被稳稳地按在了案板上。随着一声嘹亮的猪叫,猪血喷涌而出,被接在早已准备好的盆子里。女人们则在一旁紧张地忙碌着,有的帮忙烧水烫猪毛,有的准备清洗猪内脏。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既害怕又好奇地看着这一切。
烫猪毛可是个技术活,水温要恰到好处,高了会烫坏猪皮,低了猪毛又褪不干净。男人们用瓢舀起热水,一遍又一遍地浇在猪身上,然后迅速地用刮刀刮去猪毛。不一会儿,一头黑毛猪就变得白白胖胖,光溜溜地躺在案板上。
分割猪肉的时候,大家更是兴奋不已。猪头、猪蹄留着过年当下酒菜,五花肉用来做红烧肉,排骨可以炖汤或者红烧,每一块猪肉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。而此时,整个村子都弥漫着烧猪肉、炼猪油、炒猪肝的香味。游窜在村子里,那浓郁的肉香直钻鼻腔,让人垂涎欲滴。
小时候,只要哪家开始杀猪,就能吃上好几天的杀猪菜。挨家挨户都会互相端一碗,那是一种分享,更是一种浓浓的乡情。大人们总是叮嘱孩子,吃了猪肉不要喝凉水,小心坏肚子,毕竟一年也吃不了几天油大的饭菜。在我的记忆中,神木人习惯用猪肉烩酸菜、猪肉炒粉条,那酸白菜是自家罐子里腌的,酸爽可口,与肥美的猪肉搭配在一起,堪称绝配。一大锅猪肉烩酸菜在锅里翻滚着,热气腾腾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得满嘴流油,幸福满满。
后来,村里的人大都搬到了城里,养猪的人家越来越少,那种热闹的杀猪季场景也渐渐成为了过去。但那份记忆,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,成为了我对年味最深刻的诠释。
今年,恰逢有机会去朋友家吃杀猪菜。进村口的那一刻,看到村民们忙着宰猪、褪猪毛、收拾猪肉,那熟悉的场景让我激动不已,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大家流行办 “杀猪宴”,其实就是大家凑在一起,吃个气氛,图个热闹。看着那满满一锅的猪肉,我馋得直流口水,小时候根本舍不得弄这么多纯肉,大都以烩菜为主。
如今,生活水平提高了,猪肉不再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稀罕物,但记忆中的杀猪季所蕴含的那份浓浓的乡情、那份对新年的期盼、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,却永远无法被替代。它是岁月的馈赠,是心中永远的年味。(张家峁矿业公司:艾子淇)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陕西时报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