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可清贫,不可贪腐
2024-12-17 10:19:58来源:陕西时报网
廉洁,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倡导的美德,也是为官从政者的基本底线。然而在滚滚红尘、物欲横流的今天,许多官员却忘记了廉洁的本质,将贪欲当成了追求目标,把权力作为牟利工具,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。
回望历史,古今中外皆有教训。朱元璋,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,他清楚地意识到贪欲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。朱元璋曾经给手下官员算过一笔账,告诫他们:“老老实实守着俸禄过日子,就如同守着‘一口井’。井水虽不满,但日日可汲,取之不尽。”这被后人称为“一口井哲学”。它提醒官员们,知足守本,拒绝非分之财,才能保持长久的安稳。然而在现实中,总有一些人按捺不住内心的贪念,跳出“井”去谋求“井外之财”,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。
腐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,而往往是因为一些官员的心理失守,逐渐被小利益所诱惑,最后步步沦陷,身陷囹圄。细究其原因,除了权力的失控与监管的缺位,更有官员们自我修养的严重缺失。许多贪官开始时或许也曾有廉洁之心,但当面对名利、金钱、美色的诱惑时,他们的意志却在一点点瓦解,逐渐失去了抵抗的能力。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:“宁可没钱,不可伤廉。”廉洁的品质,是我们的立身之本,而一旦失去了这份底线,便如同丝织品被放入染缸,染上了污浊的颜色,难以再恢复洁白。
为何廉洁如此难以保持?其实,廉洁与不廉洁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。廉洁的人能够坚守内心的清明,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;而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,开始有了“捞一把”的心思,便会滑向贪腐的深渊。古人云:“官清则民富,民富则国强。”清廉的官员才能推动社会的正气,带来长治久安的国家局面。廉洁是为官者的道德要求,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或许有人会说,这样的坚持太难了。但正是因为难,才显得尤为珍贵。我们每一个人,不论是身处高位还是默默无闻,都应该以廉洁为镜,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,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。让我们共勉:廉洁立身,清白做人,用自己的行动与坚持,为社会正气的弘扬贡献一份力量。
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--菅彬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陕西时报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