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财经 > 正文

一碗腊八粥里的年味

2024-12-23 10:17:10来源:陕西时报网

腊八节,是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,虽然不算一个大的节日,却总能勾起...

腊八节,是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,虽然不算一个大的节日,却总能勾起人们心中的温暖记忆。无论是北方的寒风凛冽,还是南方的细雨霏霏,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会热火朝天地忙起来,煮上一锅香气扑鼻的腊八粥,用朴素的方式迎接新年的脚步。

腊八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。“腊”本是古代的祭祀之意,到了腊月,人们会用祭祀的方式感谢天地和祖先,为来年的丰收祈福。后来,腊八节融入了佛教文化,据说佛祖在成道之前,曾以一碗粗粝的杂粮粥充饥,最终悟道成佛,于是“吃腊八粥”的习俗便流传开来。从那以后,腊八粥便承载着人们对丰收、平安、团圆的美好期盼,也成了腊月里最暖心的一道年味。

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,腊八粥的制作总是少不了红豆、绿豆、大米、小米、花生、红枣等食材。北方的腊八粥喜欢熬得浓稠,入口绵密甜润,而南方的腊八粥则更注重细腻柔软,清润可口。每家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,但无论怎么做,这碗粥里煮进的都是一份用心。腊八节前一天,家里的长辈早早地开始准备,把各种米和豆洗净晾干。腊月的厨房,冒着热气,飘着香气,小孩子围着锅台转来转去,盼着粥早点熬好。到了腊八节早晨,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端上桌,全家人围坐一起,喝一碗暖暖的粥,唠一唠这一年的收获和愿望。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,腊八节的电话和视频里,总少不了父母的叮嘱:“记得煮点腊八粥吃,过节嘛,不能少了这仪式感。” 腊八节的习俗还不止这一碗粥。在北方,家家户户会腌上一坛腊八蒜,用米醋泡制的大蒜色泽翠绿,酸辣可口,是年夜饭里饺子的好搭档。在江南一带,还有做腊八豆腐的传统,豆腐经过晾晒发酵后,味道醇香,是春节里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。

如今,生活节奏加快,很多老习俗渐渐淡去,但腊八节的年味却依然留存。在腊八节当天,一些城市的寺庙和社区会组织免费派发腊八粥的活动。例如:杭州的灵隐寺每年腊八节都会免费开放,并通过社区、媒体、慈善公益机构等单位公益对外发放腊八粥,为市民送上节日的温暖。而在网络社交台上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分享自己熬制的腊八粥,展示各自的创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
腊八节,是冬日里的一抹暖色。它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,生活虽然有寒冷,但总会有一碗热粥、一份牵挂,温暖着我们的心。无论身在何处,只要在这一天吃上一口腊八粥,感受这一份属于腊月的仪式感,都会让人觉得冬天没有那么冷了,年也离得更近了。腊八节从不喧闹,却总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团圆、对家的眷恋。它提醒着我们,即使生活再忙碌,也要给自己和家人一份简单的关怀,用一碗热粥的温暖,开启新年的希望。

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--刘欢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陕西时报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!